8月15日上午,广东举行《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会上,《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指出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广东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各地还谋划了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储备项目。经评估,广东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白皮书总结了“1364”广东绿色水经济发展路径,即:锚定“1个目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做好“3个统筹”,统筹发展和保护、统筹市场和政府、统筹供给和需求;形成“6种发展模式”,水城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驱动、工程盘活利用、生态保护导向、优质资源增值、文旅品牌赋能;取得“4项成效”,拓展了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打造了全民绿色消费新场景,开辟了社会资本投资新赛道,激发了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364”广东绿色水经济发展路径。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白皮书指出,目前广东约71% 耕地、82%建设用地、70%活动人群、75%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近年来,广东持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3 年、2024 年全省水利投资超过1000 亿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常态化开展河湖库“清四乱”行动, 加快万里碧道、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建设,治水成效显著,生态优势凸显。
广东省水系图。
据介绍,广东拥有珠江流域东江、西江、北江、珠江三角洲,韩江流域及粤东沿海、粤西沿海诸河等河流2.38万条、长度10.3万公里,7500座水库,8300多座规模以上水闸,8000多宗小水电。当前,各地积极培育水经济产业,如河源市正在打造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重点发展水文化、水经济、水教育、水科技、水金融、水创意等产业;深圳、佛山、江门、汕尾等市依托万里碧道建设、河湖治理等成果,活化利用水利工程及滨水闲置老旧厂房、商业设施等,构建特色生态滨水空间,引入水上运动、水系旅游等业态,推动水利与文旅、体育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清远市北江内河项目收购56艘游船,打造北江旅游航线和水岸特色休闲空间,2024年度累计吸引游客22万人次,实现运营收入3200万元。
清远北江两岸。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白皮书强调了绿色水经济对于各地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揭阳普宁市南溪水乡田园水经济项目,2023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2024年达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创造直接就业岗位300多个,带动低收入村民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村民在自家门口吃上“生态饭”;中山市沙溪镇产城融合水经济项目以治水联动工改开路,拆除整治超1.2万平方米沿河布设的低效厂房,生态复绿超3万平方米;江门市大沙山水茶乡项目前期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对大塘面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塘面成为“春踏花海夏赏葵,秋闻稻香白鹭飞”的网红村,年吸引逾30万游客。
普宁市南溪水乡的水经济产业让村民吃上“生态饭”。
白皮书还以滨水休闲康养和户外运动产业为例,指出“90后”“00后”群体已成为涉水旅游消费主力军,“银发族”出游需求大幅度增长。2023年度试点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运营收入超3.4亿元;2024年度接待游客超2400万人次,运营收入超8.3亿元。2024 年,省级水经济试点滨水休闲康养业态项目累计吸引游客超220万人次,创造运营收入超 4.1亿元。
白皮书特别指出优水利用已成为广东水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目前,广东已鉴定的矿泉水水源地达330处,可用于高品质天然饮用水开发,市场空间巨大。如河源市万绿湖水产业园区2024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92.9 亿元,同比增长 5.1%;江门水都产业园引入投资3亿元的恩州山泉项目已投产运营,助力打造沿锦江高端水产品产业示范带;惠州等多地聚焦优质天然山泉水开发,开创区域饮用水自有品牌。
河源万绿湖。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韩安东
通讯员:粤河清
明道配资-明道配资官网-配资门户平台官网-配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